close

Luxor神殿 (187).JPG 

  西元前3100年,米尼茲王(Menes)統一上、下埃及,建都於孟斐斯,開始了埃及歷史上的古王國時期(3100BC~2040BC)。此時就是建造金字塔的強盛時期。歷經中王國時期,到了新王國時期(1570BC~1070BC)的阿蒙霍特普三世(Amenhotep III)建都於底比斯(Thebes),也就是現今的盧克索城(Luxor)

  盧克索可說是我看過最乾淨的城市,它位於開羅南方675公里處。從開羅到盧克索之間的地區,仍屬於旅行危險區,需要警方護衛才能成行。因此大多數旅客跳過此段之觀光,直接搭機到盧克索參觀頗富盛名的盧克索神殿及卡納克神殿(Karnak Temple)。埃及的神殿在此達到登峰造極,雖然目前已經斷牆缺壁,稍顯衰頹之態,但從它們巨大的石柱圍繞而成的多柱宮(The Great Hypostyle Hall),仍然可以看出是如何輝煌宏偉。

↓盧克索神殿

Luxor神殿 (141).JPG 

  對古埃及人而言,神殿是宇宙誕生時的縮小版象徵,因此他們以土泥磚為牆,將日常的生活世界隔離在外。現在還能看到一堆堆廢土牆倒塌於角落,而巨大圓石柱仍然聳立於乾燥的土地上。 

  尼羅河從蘇丹由南往往北流,東岸是太陽升起之方,是生命的開始;而西岸是日落之處,黑夜來臨,代表死亡。因佌,埃及的神殿全部是東西向,無論日出日落,陽光都可以照入神殿內廳。

卡納克神殿

Karnak 神殿1 (25).JPG 

  卡納克,即是「神選之地」(The Most Select of Places),是古代最重要的宗教中心。卡納克神殿即是建來紀念太陽神-阿蒙拉,所蓋的巨石建築。下午陽光照亮牆壁浮雕時,更可以看清楚當時的歷史事件,包括神殿的興建、完工、祭神遊行、儀式,以及法老王如何擊退入侵的敵人和保衛神聖之地的故事。

  多柱宮(The Great Hypostyle Hall)內共有134根巨大的石柱,代表混沌宇宙之初,而圓柱的底部和頂端則刻有蘆薈,蓮花花苞的環狀圖形。位於中央的12根雙牌立柱高達21公尺,直徑6.3公尺;週圍環繞122根高15公尺的石柱;高圓柱之柱頭刻成綻放的紙莎草的花狀,周邊的圓柱枉要則刻成閉合的紙莎草花蕾狀。置身其中猶如置身無窮無盡的石化紙草叢中。 

  盧克索神殿(Luxor Temple)也是供奉底比斯三神,但此處紀念的阿蒙神是富饒之神,被稱為「南方的後宮」(Harem of The South)。神殿門口有兩座高聳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兩座坐雕,令人不得不仰首望知。神殿內是兩列的巨大的廊柱,頂端也是雕刻著紙莎草花蕾狀的圖形。殿外是兩列長長的人面獅身像,當初多達730座(365×2),現今只剩58座,卻依然令人讚嘆! 

  盧克索(底比斯)的文明在西元前664年,被亞述人攻陷而備受洗劫。西元前525年,波斯王岡比西斯二世大敗埃及軍隊,埃及被併入波斯版圖。西元前332年,馬其頓的軍隊在亞歷山大大帝領導之下,攻陷埃及。從此開始了希臘人統治埃及人的托勒密王朝,歷經300年。享有盛名的埃及艷后克麗歐佩脫拉,就是托勒密王朝時期的女皇。 

  埃及歷史雖有五千年之久,但卻經常淪於異族統治。埃及文明,事實上,石(實)存名亡。看來,他們選用巨石,花崗岩,石灰岩來建築他們的陵寢、神殿,不是沒有原因的。

盧克索神殿石柱頂端的紙莎草花蕾狀雕刻

Luxor神殿 (60).JPG 

↓盧克索神殿

Luxor神殿 (62).JPG Luxor神殿 (16).JPG Luxor神殿 (111).JPG

Luxor神殿 (70).JPG Luxor神殿 (143).JPG Luxor神殿 (1).JPG 

Luxor神殿 (12).JPG Luxor神殿 (27).JPG Luxor神殿 (161).JPG 

My Photos@卡納克神殿(Karnak Temple) & 盧克索神殿(Luxor Temple)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基度山 的頭像
    基度山

    浮 生 六 記

    基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